您好!欢迎进入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网站!
服务热线:400-888-88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违规放贷揽储!审计署剑指商业银行乱象
发布时间:2025-06-28    5 次浏览

新盛公司在线客服微信【77296577】近期,审计部门公布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指出部分受审金融机构在金融风险管理上存在不足,同时暴露出违规处理不良资产、违规贷款和吸收存款等问题。

通过对相关处罚决定的梳理,记者发现,《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在多家银行的业务活动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在当前利润空间减小、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的背景下,这些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金融风险存在短板

《报告》显示,尽管从7家商业银行的审计结果来看,金融风险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整体风险处于可控水平,但仍有薄弱环节存在。具体来说,有6家银行自2022年以来违规向“四证”不齐的房地产项目发放了209.68亿元的开发贷款。另外,有7家银行在支持房地产转型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相关部门关于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的要求,在贷款发放时仍将房企整体风险作为评估单个项目信用的关键因素。

查阅相关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近两年有关“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的罚单并不罕见。例如,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4月披露,汉口银行因违规向“四证”不齐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且部分资金用于偿还本行风险贷款等问题受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处罚。同年10月,九江银行因理财资金用于受让本行表外风险资产、向“四证”不齐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也被开出罚单。

此外,《报告》还指出,有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趁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主要用于偿还现有债务等,承诺的最高保底年化收益率为12%,导致债务风险向公众领域扩散。

违规处理不良资产

在审计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审计署还审查了7家商业银行的金融政策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违规处理不良资产和违规贷款吸收存款问题突出。

《报告》显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借款人实际已经资不抵债、贷款欠息超过90天的情况下,未按规定将符合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降为不良。此外,有3家地方中小银行截至2024年底,通过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掩盖不良贷款318亿元,调整后实际不良率高达2.77%,远超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观察同业情况,2024年全年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50%左右,较之前的1.59%有所下降。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51%。具体到不同机构类型,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民营银行的不良率则超过了1.51%,分别达到1.79%、2.86%和1.76%。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个人不良贷款的增长,需警惕在财务报表中通过不正当手段隐藏不良贷款的行为。

例如,深圳金融监管局在4月份披露,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及其相关责任人因授信管理不当、掩盖贷款质量、票据承兑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等违规行为,被罚款640万元,并对相关负责人实施了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自2025年以来,江西德兴农村商业银行、江西广信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因通过借新还旧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等问题,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通知。

此外,还需关注资产管理公司(AMC)协助金融机构进行虚假报表,以掩盖不良资产的情况。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强调引导AMC专注于不良资产业务,并明确其业务红线,即不得通过结构化交易等手段为金融机构违规掩盖不良贷款、美化报表提供支持。

重庆金融监管局于4月30日公布的行政罚单显示,原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因“借新还旧、虚假处置方式掩盖不良,期间弱化抵质押措施造成重大损失”等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在违规放贷和揽储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2020年11月至2024年期间,对270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了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自2022年5月以来,通过存贷挂钩等违规方式揽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所披露的政策性银行问题,是当前众多商业银行应当警惕的“红线”。随着今年国有大行等主流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揽储难度增加,一时间各种花式揽储手段也应运而生。近期,泡泡玛特的IP产品“Labubu”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成为潮流玩具领域的热门,价格急剧攀升,一尊难求。借助这一热度,部分银行向储户推出了赠送“Labubu”的存款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在各地监管部门的紧急叫停下被迫停止,但这一现象凸显了当前银行在揽储方面面临的压力。

据悉,为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多地银行已发布禁止高息和变相高息揽储的文件。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25年以来,银行业整体存款缺口有所减少,但国有银行的存款短缺问题依然严重,与中小银行的存款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可能反映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存款脱媒现象的暂时缓解;二是大中小银行存款增长差异可能受到套利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一条套利链,即实体部门从大银行获得低息贷款,然后转存到付息率更高的中小银行,从而实现存款的再分配。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随着大中小银行挂牌利率调整的时间差明显缩短,套利空间也相应减小,大银行存款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有望减缓。


Copyright © 2023 测试站点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苏ICP12345678 XML 网站模板